动态焦点:朱熹的拙斋书院行
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水西林121号附近有一块“拙斋书院”碑,右边竖字注“朱熹求学处”。朱熹(1130-1200年),南宋理学家,鼎鼎大名,毋庸赘述,那他向谁求学呢?
原来这拙斋书院的主人叫林之奇,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卒于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),字少颖、号拙斋,世称“三山先生”,著有《拙斋集》《尚书全解》《书·春秋·周礼说》《论孟》《论语注》《扬子解义》《道山纪闻》等。
(相关资料图)
林之奇在理学中是个承上启下的大儒,曾拜浙江东阳著名的“东莱学派”吕本中为师。《宋史》云:“……吕本中入闽,之奇甫冠,从本中学。时将试礼部,行次衢州,以不得事亲而反。学益力,本中奇之……”林之奇恪守孝道,一次进京赶考,走到浙江衢州,却因为思念父母,“耿耿一寸心,不能去庭闱”,又折回福州。一直等到十几年后父母去世,筑庐守墓完礼,他才前往临安应试,果然中了进士,时乃绍兴二十一年(1151),林之奇已是不惑之年了。
而朱熹绍兴十八年就中了进士,所以林之奇年纪比朱熹大,但以官场辈分来说,却小了朱熹一榜。有人说这碑改成“问学处”、“访学处”更恰当,但从客观看,敏而好学的朱熹很好地履行了“不耻下问”。
绍兴二十三年(1153)六月,朱熹去泉州赴任同安主簿,途经福州。他拜访的名单包括礼学名家刘藻、任文荐,吕本中门下高足李樗、李楠,他们也是林之奇的表兄弟。而林之奇是朱熹最寄予厚望的一站,因为林著的《尚书全解》,时人赞曰“南渡之初,推为第一”。朱熹与林之奇在拙斋书院见面,一番切磋后,朱熹惊叹“有过于伊川”。伊川就是洛阳的程颢,朱熹认为林之奇关于尚书的研究有比理学祖师爷还厉害的地方,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了!
何况在拙斋书院,朱熹还见到了他一生的挚友——世代簪缨的吕祖谦(1137—1181)。朱吕其实是世交,两人一时瑜亮,往后数十年,他俩动辄千里赴约,秉烛长谈。淳熙二年(1175),吕祖谦从浙江婺州跑到武夷山寒泉精舍找朱熹,一起编纂了《退思录》;淳熙二年(1175)六月一起赴江西“鹅湖之会”,舌战“心学派”的陆九渊;也曾一起兴复授课庐山的白鹿洞书院……就连朱熹的二女婿黄榦,也是林之奇的学生。“路逢十客九青衿,半是同袍旧弟兄。最忆市桥灯火静,巷南巷北读书声。”吕祖谦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福州城中书院林立、读书风盛的画面。
林之奇中进士后在家又教了五年书,绍兴二十六年(1156)被荐为“秘书省正字”,在朝是强硬的抗金主战派:“今欲和议,宜先备战,能战才能言和”,“战之所须不一,以人才为先”。三年后,林之奇因政见不同,称病外放,由宗正丞提举福建司舶,再任福建帅府参议,仕途失望之后回到南屿,在狮岩林公祠中教授子弟,著书立说。
水西林是拙斋书院发轫之地,但其时其地交通不便,舟渡方抵,也因林之奇门生日益众多,“期待之厚,独出于千百人之右……(吕祖谦语)”,后来在三坊七巷办了一所“连锁”的拙斋书院,地址当在宫巷甘液坊的三山驿南。城内的书院后来圮倒,林氏后裔于明朝成化年间在原址盖了“林文昭祠”,配祀吕祖谦,林氏文脉果然“学萃一门(朱熹题匾)”。
水西林的这块朱熹求学碑,让我想起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。如果说朱熹的学问是一条汇纳百川的大河,那毫无疑问,拙斋之谒是一处重要的摆渡口。三十年后,朱熹在附近的尚干下卓村结庐“吟翠山楼”,还在青口杨厝村龟山阁为他的师祖“程门立雪”的杨时的后人讲学。朱熹晚年受“庆元党禁”伪学影响,又再次回到福州这个避风口,在长乐、亭江、连江、罗源、永泰、闽清等都有他的讲学遗址、摩崖石刻等。
“古星昏晓中,寒暑已不疑……谁当哀此劳,往往夺其时。”林之奇这首理学诗《田漏》讲的是岁易时移,珍惜光阴。如今兜转千年,站在这块碑前,我感慨那个年代,朱熹是走了多远的路,吃了多少的苦,怀着多大的理想才能抵达这里。
标签:
相关文章
每日看点!楚天高速(600035.SH)完成发行12亿元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
智通财经讯,楚天高速(600035 SH)发布公告,公司于2023年6月6日发行了2
当前热议!医院阻拦非合作救护车进入,“担架床都给扔到了外面”,医院:除备案三家均不让进,卫健委:系市场行为
6月7日,据百姓关注报道,6月6日,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称,海南省人